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 > 美食文化 美食文化

滨州属于哪个省哪个市_滨州属于哪个省哪个市的

zmhk 2024-05-11 人已围观

简介滨州属于哪个省哪个市_滨州属于哪个省哪个市的       下面,我将用我自己的方式来解释滨州属于哪个省哪个市的问题,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。让我们开始讨论一下滨州属于哪个省哪个

滨州属于哪个省哪个市_滨州属于哪个省哪个市的

       下面,我将用我自己的方式来解释滨州属于哪个省哪个市的问题,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。让我们开始讨论一下滨州属于哪个省哪个市的话题。

1.滨州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滨州的介绍

滨州属于哪个省哪个市_滨州属于哪个省哪个市的

滨州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滨州的介绍

       1. 滨州市隶属山东省,是山东省下辖的地级市。它不属于其他城市。

        2. 滨州市位于山东省北部,黄河三角洲腹地,渤海湾西南岸。北接大海,东接东营市,南接淄博市,西南接济南市,西接德州市,西北与河北沧州市隔张维新河相望。整个城市南北横跨黄河,南北最大垂直距离175公里,东西最大跨度120公里,总面积9660平方公里。

        3.滨州位于黄河三角洲腹地,北临渤海,黄河横贯全境。是连接江苏、山东、北京、天津的重要通道。滨州是黄河文化和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。是渤海革命老区的中心地带,也是渤海市委总部所在地。它孕育了古代著名的军事思想家,如孙武、汉朝孝子董永、宋朝著名政治家范仲淹、清朝皇帝杜守天等。

        4. 截至2019年6月,滨州市下辖滨城区、沾化区、惠民县、阳新县、无棣县、博兴县、邹平市2区5县。街道办事处29个,镇58个,乡4个;市人民政府位于黄河五路385号。

       山东省滨州市位于黄河下游、鲁北平原,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,北临渤海,东与东营市接壤,南和淄博市毗邻,西同德州市和济南市搭界,是山东的北大门。1950年建惠民专区,几经沿革,1992年改称滨州地区,2001年撤地设市。现辖滨城区、惠民县、阳信县、无棣县、沾化县、博兴县、邹平县六县一区和经济开发区,版图面积9600平方公里,人口369万人。

        滨州历史悠久,文化渊源流长。早在新石器时代,就有人类繁衍生息,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。在商朝时建有蒲姑国,秦朝开始建县,从西汉起至民国先后设有郡(国)、州、府、道等地方行政建置,五代时期置滨州,以濒临渤海而得名。传统民间艺术异彩纷呈,发源于博兴的吕剧、惠民的胡集书会、泥塑、木版画及滨州剪纸具有深厚的乡土气息,独具艺术风格。滨州民风淳朴,人杰地灵,惠民县是古代著名军事家中国武圣孙武的故里。邹平县是宋代著名政治家范仲淹的生长地。博兴县是汉孝子董永的故乡,中国“孝”文化的发源地。滨州还是中国吕剧的发源地。革命战争年代,是中央渤海区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。

        滨州交通便利。济青高速、滨博高速、京滨高速和205、220国道穿越境内,是连接苏、鲁、京、津的重要通道。津汕高速大高至鲁冀界段、威乌高速辛庄子至邓王段、滨德高速、黄大铁路滨州段、黄河公铁两用桥、中国滨州大高通用航空城、滨州万吨级港口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在加紧建设。

        滨州市自然资源丰富。拥有土地94.5万公顷,其中已开发的耕地46.7万公顷,人均占有耕地0.13公顷。自2003年底开始的以防潮堤为屏障的“北带”开发扎实推进,新增土地61万亩。黄河贯穿东西,淡水资源充足。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26种,已开发15种。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,是全国第二大油田--胜利油田的主采区。海岸线长240公里,是山东省重要的原盐生产基地。

        滨州农业基础良好。农、林、牧、渔各业发达,现已建成棉花、蔬菜、冬枣、水产、牧草“五个百万亩”基地。无棣金丝小枣、沾化冬枣、惠民蜜桃、邹平水杏、阳信鸭梨等各具风味,驰名中外。沾化县被国家命名为“中国冬枣之乡”和“冬枣原产地”,成为中国最大的冬枣生产基地。渤海文蛤、梭子蟹等名优水产品名扬海内外。

        滨州工业发展迅猛。纺织家纺服装、油盐化工、汽车和发动机及零部件、造船及零部件、飞机及机械零部件制造、电子信息、粮油果蔬食品深加工、生物工程、现代服务业、基础设施十大产业(链)集群初具规模。“汽车上路、轮船下海、飞机上天”目标基本实现,陆、海、空立体化高科技产业框架正在形成。魏桥创业、滨化集团进入中国企业500强。盟威制造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连续19年夺得国内同行业之冠。鲁北企业集团是国内第一批“环境友好型企业”、第一家无“三废”绿色化工企业。全市已有上市公司6家,累计募集资金59.2亿元,其中境外上市2家,募集资金4.89亿美元,列山东省第1位。

       好了,今天关于“滨州属于哪个省哪个市”的话题就到这里了。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“滨州属于哪个省哪个市”有更全面、深入的认识,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。